2月3日,超9.3万人到达北京朝阳站,他们从铁路出站口“鱼贯而出”,经朝阳站交通枢纽换乘其它交通工具回家。这是朝阳站开站以来的到站客流最高峰日,也是朝阳站交通枢纽迎来的首次“春运大考”。
2月3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公园里迎来不少探春纳福的游客。据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假期第七天,颐和园、天坛、北海、玉渊潭等市属12家公园共接待游客44.5万人次。
“我想问一下大家,玉石与宝石有什么不一样?”活动中,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教师王珊以“科普小课堂”热场。观众一番热烈讨论过后,她揭晓答案:“宝石有固定晶型,玉石没有。从外观上看,宝石更璀璨,玉石更温润。” ...
北京市交通委、重点站区管委会提示您:春节假期,火车站、机场地区客流量大,周边道路易拥堵,建议您优先选择地铁、公交等方式,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原标题: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逛吃体验升级 大年初一以来,源·心项目日均客流量超2000人次 为丰富游客游玩体验,源·心项目邀请非遗表演团队现场演出。 源·心项目内的餐饮门店为参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游客提供丰富餐饮选择。(陈强 摄) ...
北大红楼一层的一间办公室里,泛黄的台历将时间定格在1919年5月4日。“这里是李大钊的办公室。”讲解员刘贵珍引导一群6至12岁的孩子打开研学手册,开启红色之旅,“家长们也一起参与,我们一起走进北大红楼,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 ...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活动的消息,我和妻子赶紧预约上,2月3日一早儿就赶来了。”市民张先生笑着说,因为自己是北方人,对于北方的民俗表演比较熟悉,“听说有广东的普宁英歌表演,我们没有现场看过,这次特别想见识一番。” ...
金蛇起舞腾盛世,非遗焕彩贺新春。2025年蛇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新春佳节。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推出近万场文化活动,其中舞台艺术盛宴尤为亮眼。从皇家园林到百年戏楼,从国粹殿堂到市井巷陌,传统戏曲、现代舞剧、非遗展演、沉浸式戏剧等多元艺术 ...
丫髻山春节祈福庙会活动现场“福”字满地。(甘南 摄) 平谷有座丫髻山,自古香火鼎盛,京津冀地区来祈福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年初一到初四,这里已经迎来了游客超3万人。
同时,蕙芳园“蕙芳雅韵 四季飘香”名人名兰暨春兰展也正在展出,中山公园养植的名人名兰“海燕齐飞”“红舌虎头兰”,春兰、春剑传统名品“宋梅”“龙字”“汪字”等兰花精品90余种200余盆花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在满室幽兰香中领略兰花之美。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月1日发布:大年初四,12家市属公园接待游客53.2万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天坛公园、颐和园、景山公园。
在社区老人眼里,只有18个餐位的伏枥餐厅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一年365天不打烊,服务好、味道好。平时,餐厅一天提供两餐,午餐从中午11点到下午2点。春节期间,餐厅为了满足更多老人的需求,把供餐时间特意延长到傍晚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