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辽宁丹东鸭绿江口作为提名地之一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年初三,雪后的沈阳故宫别样美丽,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大政殿广场伴随着喧嚣的锣鼓,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金州龙舞”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
跃上龙舟、保持平衡、双桨撑地、滑行出发……近日,在辽宁省康平县卧龙湖的冰面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冰上龙舟参赛队员,享受着中国北方独有的冰上龙舟带来的快乐。
当非遗剪纸与AI相遇,通过非遗剪纸艺术,将葫芦岛市的自然美景、历史文化进行生动呈现。“花样”年味儿,这不就来了吗?
张灯结彩年已至,红红火火迎新年。这一站,“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王亚霏来到2025年沈阳村冬奥,用冰雪运动打开东北过年新方式。   夜幕降临,东北的浪漫还藏在“火热”的“24h不夜城”里。从繁荣的冰雪运动,到热闹的“老北市”市井夜市,沈阳的新春,有趣、有料、有年味。
在沈阳师范大学就读的韩国留学生李昌河,近日和新华社记者一起来到沈阳故宫博物院。在这里,他不仅体验了中国春联的独特魅力,还了解了沈阳故宫为何悬挂白色底子春联的原由,更深入体会到了中国古代皇宫里春节的特色习俗。
在辽宁大连金石滩,有一个EX未来科技馆。馆里展出的仿生人形机器人不仅外形高度仿真,而且还可以与人互动。新春佳节,机器人小柒给大家送上了一段祝福。
“醉·辽宁”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辽宁名品数字展示中心)以“醉眼、醉心、醉味”为主题,打造一个以地域产品为媒介的数字文旅新场景。中心将借助光电交互技术,追溯辽宁文脉,遴选辽宁名品,依托数字文化产业赋能,提升辽宁产品的品牌价值,推动辽宁产品、品牌及新型工业 ...
新华网沈阳1月30日电 灵蛇迎瑞气,瑞雪兆丰年。大年初一早上8时,写着“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的牌匾在大红灯笼和春联的衬托下熠熠生辉,民警杨泰瑜取了执勤装备,在门厅警容镜前整理着装、调试设备。今天,他的工作任务是跟随队里民警办理船舶出入境边防检查和开展港区巡查。
在2025年春节来临之际,来自波兰、土耳其、俄罗斯、韩国等7个国家的留学生们来到辽宁省海城市,体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城牛庄馅饼制作技艺,品味中国传统美食味道。
一辆辆卡车载着生产材料来回穿梭,机器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生产建设春节假期不停工,一片忙碌景象。这个总投资约100亿元的“农化巨舰”,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今年三季度全面投入生产。
2024年8月,葫芦岛市遭遇洪涝灾害,地势低洼的祝家沟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2024年10月底,赶在入冬前,“祝家新村”完成修建,受灾乡亲们陆续搬进了新家。